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媒體回顧中國人的房產夢居者有其屋成一艱巨任務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對房子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有房才有傢的傳統延續千年,以房子為標志的傢更成為瞭遊子避風的港灣。在中國人的心中,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最幸福的事情,是此生最大的夢想之一。

  房地產改革10多年來,可謂讓中國人感受到瞭"幾多歡喜幾多愁"。承載瞭民生之"傢"與商業之"利"的房地產,承載瞭千千萬萬中國人夢想的房地產行業,在接下來的五年,十年,如何順利回歸,實現"居者有其屋",是每一個中國人關心的事情。

  有人說,中國的房價太高,普通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但是,請看一組數據,或許你能感受到房地產行業的進步與成就。2003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0106億元,2011年這一數據增長為61740億元,增加近500%;2003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為11.77億平方米,2011年躍升到50.80億平方米,增加330%;2003年至2011年的9年間,全國城市化率從40.53%提高到51.27%,年均增加1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5.24億增加到6.91億,凈增加瞭1.67億人,年均增加近1850萬人,同期城鎮戶籍人口凈增加瞭約1億,但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1.6平方米。

  回顧歷史,從福利分房到房地產市場化,中國人的住房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福利至商品

  1998年,中央政府決定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而改為貨幣化分配。停止福利分房後,新建住房原則上隻售不租,同時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福利分房時代的終結昭示著房地產商品化、社會化時代的到來。

  在某國企已經工作瞭30多年的李阿姨說起當年的買房經歷,依然感慨萬千。"那時候單位雖然有分房的福利,但最後能分到房的,往往是幹部和工齡比較長的老員工。我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工齡很短,也不是幹部,排瞭3年的隊也沒分上房,一傢老小隻好擠在不足30平米的宿舍裡。後來1998年的時候,國傢取消瞭福利分房,我和丈夫拿出瞭當時全部的積蓄買瞭一套房子,終於解決瞭沒房住的問題,直到現在我們還住在那套老房子裡呢。"李阿姨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房地產行業自1998年福利分房取消後,取得瞭重大的進步。"全國房地產商會理事、交大房地產金融總裁俱樂部副會長李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太多人因此改善瞭自己的居住條件,從中國的宏觀數據來看,從原先人均隻有幾平米,到現在人均住林口房屋借款房面積30多平米,是一個長足的進步。很多人就此告別瞭住房短缺的年代,甚至還有一些人出現瞭'住房過剩'的情況。"

  西南財經大學和人民銀行共同發佈的《中國傢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2011年,中國城市戶均擁有住房已經超過1套,為1.22套。這份報告引發瞭全國各地網友的討論,動靜最大的是無房戶,"表示路過"的是租房戶,有多套房的戶主非常默契地"潛水"。

  小張大學畢業3年瞭,在北京某外企上班,用他自己的話說,看著北京的房價,覺得自己這輩子不吃不喝都買不到一套房子。小張的話說出瞭很多無房者的心聲。在中國自有住房率高達89.68%的今天,仍有很多人沒有房子住,對於高房價,他們唯有望而興嘆。 "居者有其屋",這一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夢想,在現實困境中愈發顯得遙不可及。

  對此李驍表示,現在有很多人買不起房的根本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化之初存在制度缺失方面的問題,保障沒有跟上。一般來說,保障房應占到整個供給或存量的20%-30%,才能發揮對價格、供求關系的調整作用,從而保障人們的居住生活。然而,從計劃經濟時期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到現在房地產市場化的十幾年間,因為中國社會結構等方面的原因,積累瞭很多社會問題。實際上現在房地產行業早已脫離瞭它原本的居住屬性,相反它的金融屬性被無限放大,房地產行業淪為衡量個人財富的工具。因此我們在進行房地產改革時,也要根據現狀設計相應的制度。對於政府來說,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在市場化的情況下,設計好制度與規則,保證公平透明的交易。另一個則是所謂的"分鍋吃飯",用雙軌制對應二元的社會結構。在保障房這條軌道上,政府需要出錢出力,造房給需要的人。

信貸房貸流程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居者有其屋

  "中國人的'居者有其屋'可謂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至少需要通過4個方面的改革與制度的創新來實現。"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一是通過土地制度的改革,讓土地私有,改變土地生財機制。同時改革財稅制度,減少購房成本;二是建立市場雙軌制,建立商品房與保障房的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使低、中、高端人群的住房都有所保障;三是構建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制,解決房價調控難的問題;四是完善居民收入機制,增加居民收入。"

  傢住廣州的王先生今年終於住上瞭保障房,他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房子面積小,位置也不是特別好,但他們一傢都感到非常滿足。"希望政府能進一步落實保障房制度,希望更多經濟困難的人都能像我一樣,早日擁有自己的房子。"王先生對記者說道。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的改革在新一波房地產投資熱潮的推動下迅速升溫。2001年房地產投資6245億元,占全社會總投資36898億元的16.9%,2004年房地產投資升高到14480.75億元,占社會總投資58620.28億元的24.7%,截止到2013年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已達6670億元,同比增長22.8%。與此同時,政府也出臺瞭多項優惠政策,以期望房地產業成為新興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在過去的歲月裡創造瞭一個個輝煌,盡管存在問題,但成績仍是主要的。那麼,下一個五年,十年,房地產行業能否步入所謂的"黃金時代",房地產行業的前景與發展趨勢又是什麼,是每個中國人所關心的。

  對此李驍表示,過去的十年,我們把房地產業的功能定位在拉動經濟,而非解決民生住房。因此未來的十年,房地產業去支柱化,降低投資比重,逐步回歸民生住房的本質,是房地產業發展的應有之義。十八大上就已經提出要對房地產業建立長效機制,包括保障房的跟進,土地制度的改革,城鄉二元結構的改革。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未來的5-10年中國的房價不會有大的波動。同時,房地產行業的整合是未來十年的主旋律,會有超過一大半的房地產企業消失。並且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與發展,房地產占中國人傢庭財產的比重也會有所下降。"從目前的國傢層面來看,若能真正深入落實房地產相關政策,房地產業的前景還是光明樂觀的。"李驍對記者說道。

  "未來中國房地產依然是黃金十年,發展空間廣闊,將呈現出市場供求兩旺,房價穩中有升的景象。"談及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謝逸楓對記者說道:"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市場必定釋放巨大的住房需求。而居民收入翻倍,住房需求能力一定會提高。但與此同時房地產業也存在著挑戰。如住房供應依然緊缺,供求不平衡現象會持續存在。且隨著土地價格不斷上漲,房價上漲不可避免。中國經濟與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暫時無法擺脫房地產的依賴,房地產依然是支柱產業。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正如硬幣的正反面,房地產業歷經多年的發展,存在著一定問題,也取得瞭很多成績。前路漫漫,隻有重拾社會民生信心,腳踏實地地打造出真正的民心工程,房地產業才能真正有機會仰望星空,謀求更大的宏圖。唯有如此,千萬中國人的"安居樂業"之夢才能更好地實現。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3-09-25/0849243006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ydia20 的頭像
    joydia20

    joydia20的部落格

    joydia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